首页>综合 > 正文

江西推动“双安”工程 重点对堤外坡人口等三类居民实施迁建

大江网-信息日报 2021-07-29 09:08:35

7月27日,记者注意到,为全面提升全省防御洪灾水平,保障滨湖沿江地区群众安居乐业,实现江湖两利、人水和谐,江西省人民政府近日制定印发《鄱湖安澜百姓安居工程总体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总体方案》)。这意味着,鄱湖安澜百姓安居工程(以下简称“双安”工程)正式启动。

根据《总体方案》,“双安”工程基础性投资为490亿元,分三步推进,最终实现滨湖沿江地区防洪能力显著提升,洪灾高风险区居民全部得到妥善安置,科学合理的蓄滞洪区空间布局形成。

到2030年完成长江干堤和鄱阳湖区重点圩堤升级提质

《总体方案》指出,滨湖沿江地区包括鄱阳湖区和沿江地区,涉及南昌市、九江市、景德镇市、宜春市、上饶市5个设区市24个县(市、区),以约全省18%的国土面积,承载了26%的人口,支撑着41%的经济总量,是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板块,也是全省防洪抗汛的重点地区,承担着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的重大责任。

《总体方案》提出,按照“整体谋、有序做”,分三步推进“双安”工程:一是建设安全可靠的堤防体系和紧急避洪设施,有效保障圩堤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;二是争取优化蓄滞洪区空间布局,逐步实现人对洪灾高风险地区合理避让;三是建成现代化的防洪体系和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,实现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

到2025年,全面完成一般圩堤(含单退圩堤)除险加固,建成康山等4座蓄滞洪区,完成影响堤防安全的堤身居民和处于危房、低洼地的居民迁建,完成高风险区房屋防洪安全改造,加快推进长江干堤和重点圩堤升级提质,建立洪灾高风险区控制增量、消化存量的居民迁建政策体系,确保一般洪水防洪安全有保障,应对超标洪水能力明显加强。

到2030年,结合长江流域防洪规划修编,完成长江干堤和鄱阳湖区重点圩堤升级提质,力争优化鄱阳湖蓄滞洪区布局,建成防汛监测预警、调度指挥、应急反应体系,持续推进人对洪灾高风险区的合理避让,初步形成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现代化洪水防御体系。

经过二十至三十年的持续努力,滨湖沿江地区堤防防洪能力和标准大幅提高,防洪能力显著提升,纳入鄱阳湖蓄滞洪区的洪灾高风险区居民全部得到妥善安置,科学合理的蓄滞洪区空间布局形成,实现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

重点对堤外坡人口等三类居民实施迁建

《总体方案》提出了六大主要任务:圩堤升级提质加固、居民迁建、紧急避洪和分洪能力建设、智慧防洪系统建设、洪灾高风险区居民合理避让、蓄滞洪区优化布局。

在居民迁建方面,按照“多动土、少动人”的原则,重点对三类居民实施迁建:堤外坡人口;影响堤防安全或影响堤防加固建设的堤内坡人口;位于高风险区危房及低洼地房屋人口。

高风险区住房根据房屋安全性能鉴定评级分类处理,对鉴定为A级、B级、C级的房屋进行防洪安全改造,对鉴定为D级的房屋进行迁建。根据群众意愿,采取外迁安置、集中高靠和就地顺堤新建安全台等方式安置堤身居民、低洼危房居民,下阶段结合居民迁建实施方案编制,通过全面调查,确定房屋迁建和改造的数量。

有条件村庄建设转移道路实施康山等4座蓄滞洪区安全建设

紧急避洪和分洪能力建设主要指房屋改造和蓄滞洪区建设。《总体方案》提出,对房屋基础、供水管网、输电和通信线路等进行改造,有条件的村庄建设转移道路等。对洪灾高风险区内的工厂、园区进行摸底排查,对化工厂等高危对象进行迁建或防护。实施康山、珠湖、黄湖、方洲斜塘4座蓄滞洪区安全建设,增加约25亿立方米分洪容积。

逐步引导洪灾风险区约81万人合理安置

洪灾高风险区居民合理避让方面,《总体方案》提出,系统研究并制定洪灾高风险区居民合理避让的政策体系,逐步引导洪灾风险区约81万人合理安置,形成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。严格控制在堤身、低洼地新建住房,引导居民到高靠点或安全台按照防洪要求新建住房。支持地方政府结合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,将洪灾高风险区居民逐步外迁、妥善安置。通过以时间换空间,逐步控制增量、消化存量,实现人对洪灾高风险地区的合理避让。

关键词: 双安 堤外坡 居民 迁建 江西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