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综合 > 正文

小小的薄壳变成肥美的薄壳米 盐鸿薄壳米制作技艺的进化史

南方日报 2021-08-03 14:39:55

盛夏时节,持续炎热的高温天气容易让人胃口不佳,一碗白粥便成了解救食欲的上佳之选。此时,若再搭配一道物美价廉的经典潮菜——炒薄壳,原本平淡的白粥不仅变得活色生香,味蕾也得到满足,成为不少人的心头好。

薄壳,学名寻氏肌蛤,因壳薄而得名。这是一种海洋贝壳类生物,主要从浅海中捕获,因大小形状如葵花籽,又名海瓜子。在汕头,除了炒薄壳,把薄壳做得精致且丰富的地方当属澄海区盐鸿镇。这里有着百余年手工制作历史的“盐鸿薄壳米制作技艺”,通过煮制取肉成为薄壳米。这种煮制方法,从清代嘉庆版《澄海县志》便有详细记载,历史久远。

一颗小小的薄壳要变成一粒肥美的薄壳米,须经历怎样的“进化”?

“小小的薄壳,从收获到变成薄壳米至少要经过10道工序。洗泥、脱粒、脱锭、筛选、浸漂、煮沸,再用竹扒搅拌,让其肉跟壳分离,捞米、撒盐、放凉、装篓等工序。其中,脱锭环节用的是古老的竹制曲尺形的工具——薄壳绞具,通过快速搅拌让薄壳脱落去丝。”在盐鸿镇上社村壮雄薄壳米制作加工场,林群壮一边挥舞着竹扒,一边兴致勃勃地说,打薄壳米时,如果用力过大就会把薄壳肉打烂,也影响了美观和口感。此外,掌握火候也是一门学问,过火会使薄壳肉收缩,影响口感及产量;火候不够,薄壳肉则打不出来。

今年49周岁的林群壮,是盐鸿镇上社村壮雄薄壳宴餐馆的经营者,也是汕头市市级非遗项目薄壳米制作技艺(盐鸿)代表性传承人。幼时生活条件艰苦,他的爷爷、父亲都以加工制作薄壳米为生。常年的耳濡目染之下,林群壮与薄壳结下了不解之缘。他经常在爷爷和父亲工作时守在一旁,待薄壳变成薄壳米后就抓一把放到嘴里享受满嘴的鲜甜,便觉得薄壳米是世上最美味的食物。

他介绍,当时整个盐鸿镇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制作薄壳米,因一斤2分钱、味道又特别鲜美,因此薄壳被许多人戏称为“穷人吃得起的海鲜”。秉持一股热情,青少年时期,林群壮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制作技艺,20多年如一日地刻苦钻研、不断创新,闯出了一片天地。

2014年,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为盐鸿薄壳米制作技艺申报非遗项目,两年后,“盐鸿薄壳米传统制作技艺”被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;2017年4月,“薄壳米制作技艺(盐鸿)”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;2018年6月,林群壮被汕头市文化部门列为汕头市市级非遗项目“薄壳米制作技艺(盐鸿)”的代表性传承人。

近年来,敢于尝试创新的林群壮又在传统工艺制作薄壳米的基础上,大胆创新推出别具特色的“薄壳全宴”,全宴菜式包括薄壳米炒韭菜花、薄壳米葛粉烙、薄壳米炒饭、香芋薄壳米卷、白灼薄壳米鸡、薄壳米粿、薄壳米鸡蛋等。

“这几年,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,老百姓也越来越认可非遗。我希望这项非遗能够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大放异彩,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,做大做强盐鸿薄壳米产业。”林群壮说。

关键词: 薄壳米 薄壳 盐鸿 制作技艺

为您推荐